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计划 (2021-2035)

国办发 [2020] 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办公厅

20 2020年10月

(这篇文章是公开发布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自国务院2012年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 》以来,我国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战略导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着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汽车与相关技术在能源、交通、信息和通信等领域的融合正在加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趋势。新能源汽车融合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驱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交通系统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国家纷纷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汽车产品、交通方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大增强。自2015以来,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行业进入叠加融合、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抢抓战略机遇,巩固好势头,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等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融合开放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特点

汽车动力源、生产经营方式、消费使用模式的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从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 “链条关系” 逐步演变为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多元主体参与的 “网状生态”。相互赋权、协调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相互融合、共生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二章总体部署

第一节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着力融合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产业新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第二节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引导,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引导绿色消费,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鼓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并支持各主体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形成产业创新新生态。

协调推进。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衔接的协调推进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

开放发展。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第三节发展愿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的新车平均耗电量已降至12.0 kW小时/100公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 左右,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已在有限的区域和特定的场景中实现了商业化,充电和更改服务的便利性得到了显着提高。

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售汽车的主流,公共部门车辆全面电气化,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和氢燃料供应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了节能降耗、节水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

第三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深化 “三纵三横” 研发布局

加强整车集成技术创新。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含增程式) 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 “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研发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在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进行攻关,突破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擦阻力等常见节能技术,提高电池管理、充电连接和结构设计的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

提升基础产业能力。以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物联网和智能技术为 “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应体系。开展先进模块化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探索新一代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和系统开发,突破计算控制基础平台技术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等瓶颈,并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

1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项目

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研究,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网络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进行智能网联技术的首次应用,支持企业跨界协同,开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并突破了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和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V2X) 、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
  实施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突破汽车规级芯片、汽车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克氢能储运、加氢站、和车载储氢。支持基础零部件、关键生产装备、高端测试仪器、开发工具、高性能自动检测设备等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海量异构数据组织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可重构柔性制造系统集成控制等,开展高性能铝镁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关键材料的产业化应用。

加快推进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机制,聚焦核心工艺、特种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薄弱环节,从不同技术路径上积极探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联合攻关基础交叉关键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第三节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能力

依托行业协会、创新中心等机构,统筹推进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提升技术转移、信息服务、人才培训、项目融资、国际交流等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汽车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仿真和试验验证平台,提高整车、关键零部件的计量试验、性能评价和检测认证能力。

产业新生态的构建

支持生态主导企业的发展

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企业跨界协作,围绕多元化生产和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放合作、利益共享,打造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型企业。在产业基础较好、创新要素集中的地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一批上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型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从而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

第二节。促进关键系统的创新应用

加快车辆操作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整车企业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坚持软硬协同攻关,重点发展整车操作系统。围绕整车操作系统,构建市场主体在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软件等领域深度合作的开发应用生态。通过产品快速迭代,扩大用户规模,加速车载操作系统的产业化应用。

2 车辆操作系统

适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应用需求,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结成联盟,以整车操作系统开发和应用为核心,通过迭代升级,提高操作系统和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扩大应用规模,形成开放共享、协同演进的良好生态。

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的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完善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关键制造装备突破,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回收体系,鼓励共同建设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蓄电池运输储存、维修保养、安全检查、报废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全寿命周期监管。

3构建动力电池高效回收体系

  立足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支持动力电池梯次产品在储能、储备能源、充换电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剩余能量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研发。优化循环利用产业布局,促进报废动力电池有价元素高效提取,促进产业资源性、高值化、绿色化发展。

第三节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推动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加快智能制造仿真、新能源汽车管控等核心工业软件的研发和集成,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开展应用示范。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支持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示范平台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加强质量安全保证

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在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等全过程加强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以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

完善的安全系统。实行企业责任、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机制。强化企业产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整车、动力电池、电控等重点系统的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状态监测和维护检查。完善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维修、检验、充电、更换等安全标准和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新能源汽车安全召回管理。鼓励行业组织加强技术交流,梳理总结经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安全水平。

第五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

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 (V2G) 的能源互动。加强对高循环寿命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促进小功率直流技术的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开展V2G示范应用,统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峰谷电价、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

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的信息共享与融合,统筹新能源汽车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能源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鼓励建设 “光储放” (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 多功能一体化站。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

综合智慧出行服务的发展。加快建设涵盖前端信息采集、边缘分布式计算和云协同控制的新型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分时租赁、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场内用车等领域的应用,优化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使用环境。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和出行服务企业搭建 “一站式” 服务平台,推动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构建智能绿色物流运输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配送、港口运营等领域的应用,为新能源货车通行提供便利。发展 “互联网 +” 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运营模式,推广应用网络货运、拖车共享等新模式,打造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新业态。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

推动数据联动的 “人-车-路-云” 高效协同。搭建 “人-车-路-云” 多层数据融合与计算平台,在特定场景、区域和道路开展示范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和信息通信融合应用服务创新。

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完善新能源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统一的车辆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体系,推进密码技术深入应用,加强对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和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检测,加强新能源汽车数据分类合规应用管理,完善风险评估、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保障 “车端-传输网-云” 各环节信息安全。

第四节加强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建立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标准体系,明确车辆操作系统、车辆基础地图、车桩信息共享、云控基础平台等技术接口标准。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大数据平台,推动各类数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4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行动

开展智能有序充电、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与城际智能交通、异构多模通信网络融合等综合示范,支持城市无人驾驶物流配送、市政环卫、快速公交系统 (BRT) 、自动代客泊车和特定场景的演示应用。

第六章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大力推进充电交换网建设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和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统筹协调。依托 “互联网 +” 智慧能源,提高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以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快充为主、慢充为辅,鼓励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充电新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引导企业共同建立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结算。加强充电设备和配电系统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研发,规范无线充电设施电磁频谱使用,提高充电设施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引导多方共同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支持发展小区多车一桩、相邻停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鼓励充电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一体化停车和充电服务设施,提高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完善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企业经营和用户风险。

协调推进智能路网设施建设。

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车与车外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C-V2X) 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推进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通信设施、智能路侧设备和车载终端之间的智能互联,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差分基站建设,推动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在高精度定位领域的应用。

有序推进氢燃料供应体系建设

提高氢燃料储存和运输的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先进适用储氢材料的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和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的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完善氢燃料储存、运输和加注标准体系。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

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应和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高安全运营水平。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应服务。

5打造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平台

  协调充换技术与接口、加氢技术与接口、车载储氢装置、车载通信协议、智能道路建设、数据传输与结算等标准制修订工作,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建设智能基础设施、高精度动态地图、云控基础数据等服务平台,开展充换电、加氢、智能交通等综合服务试点示范,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

第七章深化开放合作

扩大开放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对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新能源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和高层对话机制作用,支持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行业机构在研发设计、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形成开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环境,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第二节。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

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从制造到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的产业合作。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建立国际消费信贷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在重点市场建设海外仓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完善法律咨询、检测认证、人员培训等服务保障体系,引导企业规范境外经营行为,提高合规管理水平。

第八章保障措施

深化行业管理改革

深入推进 “放管服” 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有效承接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建立与碳交易市场的联动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压实地方主体责任,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等乱象。推动完善道路机动车生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加强对企业准入条件维护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落实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化交通分类管理和金融服务。推进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的科学布局和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资金支持。脱离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加大对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对新能源汽车给予停放、充电等优惠政策。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交通、出租、物流配送车辆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例将不低于80% 辆。制定具体办法,将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加快完善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数据使用等政策法规。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加快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编制行业紧缺人才目录,优化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学科布局,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向激励导向,实施股权、期权等多元化激励。

第四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鼓励科研人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高价值的核心知识产权成果。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侵权执法力度。构建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强专利申请和转化平台建设,建立互利共享、合作共赢的专利运营模式。

第五节加强组织协同作用

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地方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任务分工,加强新能源汽车和能源、交通运输、信息通信行业在政策、标准和法规的统筹规划中,紧扣细化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点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按照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抓好落实,优化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同形成行业跨境交流合作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加强跟踪指导,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扫手机打开当前页面: